|
|
|
不學電腦,你去干什么?(城鄉(xiāng)中學畢業(yè)生的出路漫談) |
|
作者:admin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8/1/27 20:57:54 文章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
目前,在我市農村,每年大約有70%的初中畢業(yè)生要返鄉(xiāng)務農或外出打工。在這些人中,有一部分初中畢業(yè)不能上高中,已無深造的可能。而家長們面對孩子的成績,認為升學沒希望,不如早點學手藝,打工掙錢。 另一部分是家境貧寒的農村青年,上大學對他們來說越來越渺茫。一個農民辛苦一年下來,也只不過是凈剩2000元左右,而四年大學下來,一般需要四、五萬元,相當于一個農民要辛勤20年才夠供養(yǎng)一個小孩上大學。這些孝順的孩子多半不愿讓家庭再承擔這些責任。所以,許多農村家長面臨著兩難的尷尬境地:種地:孩子不甘心(再說也用不了那么多人)!就業(yè):只能去城里打工,但這不是辦法!上大學:經濟上難以負擔!那么農村孩子的出路在哪里? 農村孩子的出路在哪里? 其實,“考上大學是人才,學有一技之長就業(yè)也是人才”。這也是全國職業(yè)培訓學校火爆的原因。但是,現在職業(yè)培訓學校遭遇信任危機。許多職業(yè)培訓學校不規(guī)范,追求短期行為,一些計劃經濟的學校還習慣于傳統(tǒng)的職業(yè)教育,與市場需求脫軌,許多農村青年在這樣的學校畢業(yè)后,不能就業(yè),無奈的又回到農村或種地,或加入打工大軍,幾年學習并沒有如所愿,大大打擊了農村青年進職業(yè)中專學校學習的積極性,所以紅火一時的職業(yè)中專學校出現生源危機,以致關、停、并、轉。許多家境貧窮的農家子女,迫于日益增高的教育學習費用,過早的離開了學校,走上到外地打工之路,奔向茫茫未知的“錢程”,沒有一技之長,靠苦力掙點微薄的收入,生活在城市的邊緣,或者經不住誘惑,而誤入歧途。 學電腦:現實的選擇 所以,現在的老百姓就認這個理:農村青年進城學技術,只有學到過硬的技術才是硬道理。因為只有過硬的技術,才能很好的就業(yè)。對于中學畢業(yè)的學生,有選擇學習裁縫的、學習駕駛的,更有出去賣勞力打工的,試想,十年以后我們的境遇會有什么不同呢?學習裁縫的頂多是裁縫的手藝更好,或變成裁縫師傅而已(掙不了幾個錢);學習駕駛的頂多是駕駛技術很好,或成為駕駛師傅而已;當然那些靠苦力掙錢的人可能依然要靠買苦力掙點微薄的收入。而我們學好電腦會怎樣呢? 21世紀,不會電腦 ,就是文盲。不僅僅是各類企、事業(yè)單位都在要求要會使用電腦,蓬勃發(fā)展的廣告公司、電腦公司、數碼影視制作公司更是對電腦人才需求量極大,尤其是35歲以上的人,以前很少接觸電腦,出現“電腦斷層”,所以最近幾年,各個單位各個崗位都在學電腦,在這個速度制勝、復雜多變的時代,學習電腦,掌握最新資訊和技術,顯得尤為重要。不但能更好地就業(yè)。還有更多的選擇機會:目前許多崗位急需高級技術工人——因為全部是機器化作業(yè),所以,要求是必須熟練掌握電腦技術,這些高級技術工人的年薪在三萬至十萬之間。所以,讓孩子學電腦是農村家長一個現實的選擇。 每當接待前來咨詢的學員及家長時,每當召開歡迎新學員座談會時,上饒環(huán)亞電腦學校教職工都被一雙雙期待的眼神,一顆顆渴望的心靈感動著,他們樸素的愿望就是:學好電腦、找個好工作、有份滿意的收入。 認價格還是認質量? 2007年,經濟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各大企業(yè)、公司對各種電腦專業(yè)人才的需求如饑似渴,這讓各地的電腦培訓著實“火”了一把。為掙拉學員,不少電腦培訓機構以犧牲培訓質量為代價打價格戰(zhàn),不僅影響電腦培訓市場的進一步發(fā)展,更重要的是延誤了農村孩子的就業(yè)和前途。學生學不到真功夫,怎么去就業(yè)?這是不是延誤了農村孩子的就業(yè)和前途?所以,上饒環(huán)亞電腦學校從來不參與價格戰(zhàn),我們一直在培訓質量上下功夫,在培訓產品、品牌上做文章。現在,不少新學員是從其他培訓學校轉學過來的。農村家長就是沖著我們的教學質量來的。不少學生家長也認為,既然讓孩子來學,主要是考慮能不能學到東西,能不能找一份工作。價格考慮倒在其次,不然的話,還不如讓孩子去打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