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廣東、福建、河北、遼寧、江蘇、湖南、湖北和重慶等8個省份正式進入“新高考模式”,目前,我國已有14個省執行新高考改革。新高考改革的不斷推進,帶給家長和考生的是越來越復雜的志愿填報規則。
解答志愿填報難題,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新高考模式”。區別于傳統填報模式中考生以“1個院校+多個專業”為一個平行志愿單位進行填報的方式,新高考改革后的志愿填報從文理科變為物理類+歷史類,錄取方式分“專業(類)+院校”和“院校專業組”兩種模式,個別省份如遼寧最多可填報112個志愿。

相比于傳統高考,新高考模式的志愿填報涉及了2900+所學校、10萬+院校專業往年錄取情況、今年招生計劃、錄取規則、報考人數等等一系列數據量龐大的信息。考生和家長不僅需要做到對大量信息了如指掌,還需要在浩如煙海的信息中匹配孩子的專長、性格、興趣偏好等各方面因素。這也意味著“四處奔波搜集信息”、“道聽途說當作參謀”、“閉門造車全看造化”等傳統的高考志愿填報方式,已無法適應當下政策與環境的需求多元變化。
但是,距離高考志愿填報的日子越來越近,在龐大的招考信息海洋中,家長們還能來得及找出與孩子實際情況相匹配的信息,順利完成志愿填報嗎?
騰訊“新高考通”小程序就是為焦慮中的考生和家長準備的一款模擬志愿填報工具,合理利用“新高考通”中提供的數據與功能,跟著以下六個步驟走,志愿填報將不再是費神燒腦的難題:
一、 初篩能上的學校
在考生的成績和排名出來后,“新高考通”在基于KNN+LM算法自主研究的人工智能學習算法基礎上,通過【院校優先填報】功能,結合考生的成績和歷年的招錄數據,智能分析考生的“沖刺、穩妥、保底”三大類院校,快速幫助考生定位能上的學校有哪些。

二、精選心儀的學校
在初選的院校中,考生和家長可以從“新高考通”提供的院校層次、辦學實力、考生生涯目標與院校的適配性、院校招生章程四個維度的信息考量,進一步篩選出合適的院校。

三、鎖定心儀的專業
篩選完院校后,“新高考通”還將從目標專業的專業介紹、培養目標、對口職業等基礎維度,細致到某高校某專業的具體情況提供最新情報,讓考生深入了解特定的專業,把握其優勢及發展方向。同時,“新高考通”還提供自我測評功能,幫助考生明確的認知自己,進一步判斷自己適合哪些專業。

四、智能院校推薦
完成上面的3個篩選步驟以后,各位考生已經選擇出合適的大學和專業,那么就可以按照以下步驟填寫模擬志愿表的內容了:
1.確定所在省(區、市),考生需要報考的批次志愿表樣式;
2.了解所在批次、預選大學的錄取規則:
1.投檔——兩種最主要的大學錄取規則是平行志愿、梯度志愿。
(1) 平行志愿的填報要記得遵循沖穩保的原則。
(2) 梯度志愿的填報要盡力保障第一志愿就順利被錄上,沒有把握則不能隨便沖刺。
2.注意專業錄取分為三種主流錄取模式:分數優先、專業優先以及專業分數級差。
“新高考通”只是模擬志愿填報的工具,在模擬志愿表完成后,考生需在規定日期前到所在省份考試院官網,進行最終志愿填報!

五、檢查志愿表的合理性,不斷調整和優化
根據前4步的內容制作好完整的志愿表后,就要根據以下準則檢查志愿方案,以減少潛在的報考風險:
1.檢查志愿梯度是否合理,即“沖穩保”院校是否都覆蓋到;
2.檢查志愿表完整性,最好將志愿表都填滿;
3.檢查專業服從調劑選項,避免過線卻“滑檔”的情況。
六、確認填報院系的真實畢業去向符合預期
根據以上原則對填寫情況不斷優化后,志愿表就基本完成了。考生和家長最后還可以利用“新高考通”多了解志愿表中具體院校的就業去向,比如該院校畢業生的薪酬曲線、行業分布、工作地點等,為以后的人生職業規劃做鋪墊。

除了提供上述志愿填報六步法所需要的所有最新數據以外,“新高考通”在志愿填報期間還會上線報考熱度監控功能,熱度監控將綜合全網的大數據,并基于歷年數據及現有數據耦合,進行多維度多字段的匹配進行的熱度分析,只需要搜索院校即可明確告知考生和家長該院校的報考熱度,讓考生的志愿表更具科學性,報考成功率更高。

心動不如行動,快點擊下圖掃碼進入或微信搜索“新高考通”小程序,為考生的志愿填報添一份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