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對語文課程育人的價值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豐富的語文實踐中培養學生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四方面素養。廣州市天河區龍口西小學在反思20年生本教育實踐的基礎上,關注學生成長的發展性,更關注學生成長的可能性。學校設計小學語文單元學習全景評價體系,將素養的培養轉化為學生真實的語文生活,把對學習的評價轉化為為學生生命生長把脈。
評什么:把語文素養培養目標轉化為真實的語文生活
新版課標對小學語文教學育人價值的強調,本質上是對語文知識學習預見性的價值期待。四個方面的語文核心素養,本質上是對學習結果可能性的價值實現。在具體的實踐中,需要把可能性的素養細分為學生可理解、教學可操作的評價內容,從而使素養的形成轉化為真實的語文生活。
學校從讀好書、背好文、寫好字、樂實踐、能管理五個師生能理解、會轉化的方面進行評價,從學業標準與素養生成兩個層面進行層次設計,形成13個評價層。例如,讀好書分為讀懂課文與關聯拓展,讀懂課文是所有學生必須達到的學業標準,關聯拓展是學生素養生成的路徑。在此基礎上,學校從必備能力與增值內容兩個方面設計得分項與加分項,形成總體的評價項。例如,在“關聯拓展”中設計單元與多篇的關聯、單元與多本的關聯兩個評價維度,引導學生橫向擴展閱讀量,學生完成必讀量即可獲得“A”的等級評價,每多讀一倍即增加一個“A”。同時,深度閱讀包括聯想與想象、質疑與發現、欣賞與共情,學生也可以通過這部分加分項來增加“A”的獲得數量。
學校通過設計細分內容,強化評價的導向功能,讓學生清楚地知道要掌握的必備知識與關鍵能力,更明白通過語文學科的學習可以達成哪些素養,使語文學科育人有了方向、路徑和階梯。
如何評:把單元評價目標轉化為全景性生長空間
龍口西小學實施的單元學習全景評價把評價當作學習的一部分,把評價的過程當作學生素養生成的進程。如何有效推進全景評價?要注意以下四方面。
第一,評價即學習,將全主體、全過程的評價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教師通過提問與觀察,對學生學業標準達成情況進行過程性的評價。學生的自評與互評以讀書筆記為評價工具,通過小組合作的評價方法進行評價。例如,“讀懂課文”部分通過在課堂導入環節的提問與觀察進行評價,“關聯拓展”方面以讀書筆記的方法進行評價。
第二,評價即診斷,為學生的自我調整留足容錯空間。在第一次評價后,學校設計二次評價單,評價單由“我要努力的方向”“我完成的時間”兩部分構成,學生可申請再次評價,學校按最后一次的得分計入學生的學業評價。
第三,評價即管理,為學生的自我管理指明方向。在“能管理”的評價方面,學校針對時間管理、情緒管理、課堂管理與知識管理四個方面,設計時間小主人、情緒小主人、思考小主人、歸納小主人評價表,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積極的心態和專注的態度,掌握科學的方法。
第四,評價即生長,為學生的天賦與才能的發展拓展生長空間。單元學習的全景評價不限“A”的數量,學生可以獲得盡可能多的“A”級評價。在這一基礎上,學校鼓勵學生自我設計評價選項,被班級采用可以獲得一個“A”,被校區采用可以獲得兩個“A”,被學校采用可以獲得三個“A”。
學校把語文知識的語言價值、文學價值、道德價值、審美價值融入學生的學習生活,主客一體、多維互動,讓語文學習同人生夢想與規劃相連,讓語文學習融入學生的成長過程。
(作者分別系廣州市天河區龍口西小學校長、廣州開明教師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
作者:陳武 張海新
《中國教育報》2022年06月07日第9版 版名:課程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