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人教版數學課本插圖封面“太丑”而引發的討論愈演愈烈,即使在人教社表示已著手重新繪制部分冊次封面和插圖,并對事件啟動調查的情況下,網絡上的聲音仍然逐漸走偏。
從討論教材美丑,到插圖作者“色情狂、包藏壞心”的論調,很多不明真相的受眾被這種聲音裹挾著向前,逐漸喪失了自己的思考。
這,稍微有點危險了!

你問我網上熱傳的幾張插圖封面難看嗎?我可以明確回答你,確實不符合審美。
寬眼距,高額頭,眼神怪,動作姿態也矯揉造作,很不雅觀。

作為家長來說,我很能理解大家的訴求,教材是孩子在世界觀、價值觀還未養成的青少年時期,陪伴最久的知識獲取讀物。家長希望孩子在其中獲得的是正向、美好、積極、陽光的能量,這是合理的訴求也是社會各界對于青少年成長方向的期待。在這方面來看,網友們正確發表自己的訴求,沒毛病。
但有幾個問題需要思考:
一:這么有問題的教材為什么能用10年?這10年間難道沒有學生或家長對于插圖問題感到不適,繼而向上反映?如果有的話,當時為什么沒有如現在這般山呼海嘯,群情激憤,處處都有“正義”的聲音?反而在十年后的今天網絡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正義使者”來推動事件解決呢?
二:2013年就開始使用的教材,在這十年間,沒有一個學生家長注意到這樣“審丑”的插圖,或者注意到了覺得也無所謂,不影響什么。但為什么十年之后,突然一夜之間這樣的無所謂成了天大的事?
寫到這,整件事怎么想怎么透著一些問題。
有的人說,調動這樣的情緒,持續渲染是為了打擊吳勇,及其背后的呂敬人;還有的人說是為了煽動不明人群的仇美仇日情緒。
我不能否認這樣持續亢奮的情緒中確實有家長在真的擔憂孩子的成長環境!袄衔崂弦约叭酥希孜嵊滓约叭酥住保袊藥浊甑奈幕仞B讓我們有了這樣同理心,但怕就怕某些人利用了家長的善良,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前些日子,國家發展改革委官網正式發布的清單中對非公有資本提出了要求,這其中有一條是“非公有資本不得從事新聞采編播發業務”。
所以,你悟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