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你好,請做一下自我介紹。”
“您好,我是復旦大學學生王航佳……”
此時,王航佳正坐在導師辦公室里對著自己的筆記本電腦,屏幕的那頭坐著一家企業的5位面試官。這場持續20分鐘的面試,是他近兩個月以來參加過的10多場“云面試”中的一場。
2022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1076萬人,受疫情因素影響,“云招聘”“云面試”逐漸成為常態。與線下招聘不同,“云招聘”“云面試”對畢業生獲取就業信息、制作簡歷、線上溝通等能力,以及著裝、面試環境、網絡穩定性等都帶來了新的考驗。
“‘云面試’要求畢業生在短時間內通過屏幕展現個人風采與核心競爭力,要求更高、難度更大。此外,‘云面試’對硬件方面的要求也更為苛刻,場地、設備和網絡等都需要學生自己準備,出錯的概率也更大。”中南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徐贊說。
近期,中國教育報微信公眾號發起了一項針對畢業生參加“云招聘”“云面試”的情況調查。22%的畢業生認為“網絡環境”會對“云面試”產生影響,其次為“周圍聲音”“鏡頭采光”“面部表情呈現”“個人著裝”等。
“沒有場地,只能用窗簾在宿舍圍一個小空間面試。面試的時候特別擔心室友突然說話。”畢業生小張在“云面試”時經常有這種顧慮。調查顯示,有22%的被調查者希望學校提供面試場地。
為給畢業生參加“云面試”創造良好的環境,不少大學在校園里設立專門的“面試室”供學生使用。徐贊介紹,針對學生線上面試場地少、環境差、網絡慢等問題,中南大學就業指導中心與各學院一起集中場地資源,配置專門設備,設立“網絡面試間”。
“面試間通過小程序就可以預約,學校還提供了三腳架、補光燈、獨立WiFi等。”徐贊說,“自3月22日正式運營以來,已有1289名學生在此完成網絡面試。”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云面試”越來越多地被添加到招聘環節中,但一些重要崗位的敲定仍會選擇進行線下面試。某國企招聘主管孫經理向記者表達了她的困擾:“有些學生在線上和線下的表現存在較大差異,在線上能侃侃而談,而線下面試時卻緊張得磕磕巴巴。從用人單位的角度來說,還是希望畢業生注意線上面試和線下面試的一致性,更加真實、真誠地展示自己。”
“從‘面對面’到‘屏對屏’,實際上對畢業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執行院長、“全國就業領域專家庫”專家羅明忠看來,屏幕會放大一些平時不太能夠注意到的缺點,如一些肢體上的細小晃動在屏幕前就會被放大得特別明顯。
此外,線下招聘的面試場景是用人單位設計的,而“云面試”的場景是應聘者自己設計的。“場景設計往往反映出應聘者的一些細節、品位。”羅明忠建議,在“云面試”的過程中,畢業生要更加注意細節,不能因為沒有“面對面”就隨意表現,應該從著裝、發型、眼神等各方面突出個人特點。同時,可以多參照主播、主持人直播時的表現,記錄要點,結合個人特點,注意揚長避短。
此外,羅明忠還提醒:“如果一些畢業生給用人單位提供了個人微信二維碼,也需要注意朋友圈的內容展示。”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2019級教育學原理專業碩士生袁同學對“云面試”有自己的心得。“一般線上面試開始前我都會先熟悉設備、環境,提前閱讀用人單位發放的注意事項。著正裝、化淡妝,在我看來是表達禮貌和重視的一種方式。”
安徽師范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劉振杰建議,畢業生們在面試時外在形象要符合大學生身份,著裝干凈整潔,充滿自信,有禮貌,積極向上,陽光。
網友留言
@kkk:如果在宿舍面試總擔心室友會突然回來。
@429:“云面試”比線下面試節省很多時間,而且面試的頻數也會提高。
@郭文浩:鏡頭前也別忘了穿戴整齊干凈得體,一個好印象在任何時候都重要。
作者:本報記者 郭馨澤
《中國教育報》2022年05月30日第2版 版名:新聞·要聞